6月11日,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,通報全市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。
白山中院黨組副書記、常務副院長臧貽祥通報了全市法院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工作情況,會上還通報了七起典型案例并回答了記者提問。發布會由白山中院黨組成員、政治部主任劉賀主持。
吉林日報、中國吉林網、長白山日報、白山廣播電視臺、白山市政府門戶網站受邀參加新聞發布會。
2024年以來,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堅決扛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政治責任,持續深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行動,推動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攻堅突破、全面提升。
一是服務黨委中心發展大局。堅持發布《基于司法大數據的白山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評估報告》《年度行政審判工作白皮書》,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。積極保項目、促民生,為“保交樓”工程當好法治參謀。妥善化解涉高鐵、高速公路征收補償行政案件,及時化解多起涉高速公路施工損壞墳地糾紛,多措并舉為沈白高鐵、白臨和松長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保駕護航。妥善審理危樓改造案件,為惠民工程順利落地提供法律保障。與白山商會在企業法律需求、綠色通道等方面建立互動機制,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。
二是服務保障重大戰略實施。堅持化解糾紛和防范風險相結合,妥善審理民間借貸、金融借貸糾紛2161件。強化“三農”司法保護,審結涉農案件16件。以司法助力鄉村振興,妥善協調解決臨江市西馬村大榛子產業園區產權歸屬問題,帶動就業120人次,人均增收約5000元,村集體全年收入預計達50萬元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八道溝人民法庭深入推進“無訟社區”“無訟村屯”建設,榮獲“全國法院先進集體”稱號。
三是服務人參產業集群發展。積極撰寫《關于“撫松人參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情況的調研報告》,報送白山市政府并提出相關司法建議,制發《人參產業鏈法律風險防范指引》,為培育壯大人參產業發展貢獻法院智慧。召開“司法服務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”主題座談會。召開新聞發布會,通報人參產業審判典型案例。撫松縣人民法院萬良人民法庭增設“人參產業法庭”職能,因地制宜提高司法服務效能,助推長白山人參產業轉型升級。
四是服務旅游產業集群發展。把靖宇縣人民法院花園口人民法庭打造成生態旅游法庭特色品牌,有關做法被《中國審判》報道。簽訂《關于共建“長白山生物多樣性保護”府院聯動機制的意見》。制作《環資案件常見罪名量刑指南》《環資類案件刑事審判白皮書》,督促各行政單位規范執法。與市文旅局聯合發布《關于建立紅色資源司法保護協同機制的實施意見》,推動完善紅色資源司法保護措施。在臨江市望江村、撫松縣露水河鎮建立“補植復綠”基地,在長白山古樹公園發布古樹《司法保護令》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五是服務全市法治宣傳教育。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,通報民商事審判、知識產權審判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、刑事審判、行政審判、環資審判等工作情況,發布各類典型案例39件。全市法院深入開展普法送法“進軍營、進校園”等活動293次,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.8萬余份,受教育群眾7.8萬人次。汛情期間,及時深入受災區域開展普法宣傳活動,向居民發放《防汛搶險災后重建法律知識指引》,全面精準提供法律援助。拍攝微電影、短視頻12部,白山中院微電影《回家》、長白縣法院微電影《山村里的情與法》榮獲全省法院微電影微視頻大賽優秀作品獎。舉辦公眾開放日33次,召開新聞發布會12次,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發稿件4000余篇,切實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公平正義。